本報記者 吳淑蘭 文/圖
當(dāng)青春的藝術(shù)熱情撞上千年水墨村落,會是怎樣一幅盛景?近日,婺源李坑給出了答案——一場聲勢浩大的千人寫生季,讓粉墻黛瓦間涌動著蓬勃的朝氣,繪就了震撼人心的藝術(shù)長卷。
晨曦微露,畫架成林。薄霧尚未散盡,李坑村口已被青春的身影“攻占”??諘缰剞D(zhuǎn)瞬立起一片畫架的森林,在晨光中錯落交織。
窄巷涌流,筆觸尋古。背著畫具的學(xué)生如潮水般涌入古巷,腳步匆匆卻總為雕花窗欞、斑駁老墻駐足。指尖輕撫歲月痕跡,眼眸捕捉光影流轉(zhuǎn),巷子里只聞畫筆沙沙與青春的私語。倚門而望的阿婆,皺紋里漾著笑意。
溪畔爭鋒,紙筆齊鳴。溪邊是寫生主戰(zhàn)場!前排學(xué)生席地溪岸,畫板映著水中倒影;后排踮腳探身,只為框住最美角度。風(fēng)過處,千張畫紙如蝶翼齊揚,與潺潺溪水共譜樂章。陽光鍍金,作畫的身影與古橋、流水、人家、青山渾然一體,自成天地間的巨幅寫生。
雕梁下,斗拱旁,年輕的手執(zhí)著畫筆,或細(xì)膩勾勒歲月紋理,或大膽捕捉光影變幻。整個李坑,儼然一座流動的露天藝術(shù)殿堂,墨香、顏料香與古樸氣息在空氣中交融。
巷子深處飄來隱約的米酒香,仿佛在說:若你心醉這水墨丹青里的千年風(fēng)韻,不妨也來走走。也許下一次晨光熹微時,支起畫架臨溪潑墨的身影里,就有你。